为生命而奔跑
——苍南“90”后女学霸陈玲缘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
5月9日上午,24岁的苍南马站姑娘陈玲缘,在杭州干了一件漂亮事:她为广东汕头一个4岁小男孩,捐献了15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。她的善行,让小男孩的父母感动不已。小男孩的父亲在感谢信里说,希望孩子长大后,也能像她一样多做善事。她也是温州第20例、苍南第4例、全省第27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
“生命相髓”,初识造血干细胞
说起与白血病患儿结下“生命之缘”的过程,陈玲缘说是在自己上大一时,参加过学院里的“生命相髓”的志愿活动,加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。后来配对成功后,便赴杭州捐献了造血干细胞。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,她表示从未有过退缩的想法,“能挽救一个4岁小男孩的生命,我感到很开心,希望他能快快好起来。”
据中华骨髓库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3月31日,中华骨髓库库容2194879人,捐献造血干细胞总计5543例,患者申请查询人数总计52932人。目前中国每10万人中就有4—6人患有白血病,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,其中40%是儿童,并以2-7岁居多,而亲缘人群骨髓配型成功率仅为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。对患者来说,造血干细胞移植几乎是他们生存的唯一希望。
说服家人,下定决心捐献
2015年6月,陈玲缘接到电话被告知其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,她很激动。当得知陈玲缘有可能要进行骨髓捐献时,家人一开始比较担心,陈玲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,“当时家人们还停留在骨髓捐献要抽骨髓的观念里,所以担心我捐献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”,我在网上找了整个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给家人看,让他们知道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,家人们才慢慢接受了。
同年9月,陈玲缘的造血干细胞高配成功。11月,正值其他同学忙于考研、找工作的时候,陈玲缘参加第一次体检,结果显示身体条件允许,但因为患者方面原因,捐献一事暂时搁浅。今年3月,在萧山毕业实习的陈玲缘得到了令她振奋的消息,只要再次体检合格,她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捐献了!
再起波折,捐献时间冲突
陈玲缘是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,目前正在杭州一家医院实习。她的室友竺攀得知其捐献一事,上周五就特意赶到杭州陪伴陈玲缘。在竺攀眼里,陈玲缘是个“各种好”的学霸级人物。“她学习好,奖学金年年拿,而且人品好,谁都合得来。”竺攀说,不仅学习成绩好,还担任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干部,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,还常常被评为优秀干部。
就在5月9日陈玲缘捐献前3天,她收到一条来着苍南县卫计局的一条招聘体检短信,时间恰恰就是5月9日,捐献当天。情急之下,她立即联系苍南县红十字会。她说,之前她已经被苍南县一家事业单位预录取。捐献当天刚好是她体检的日子,但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,她无法前去体检。选择医生为职业,就为了救死扶伤,而这次捐献就可以救人一名,无论如何她都想顺利完成这次捐献。
得知这一情况后,苍南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瑞燕随即联系县卫计局进行协调,在了解了事情原由后,县卫计局领导班子决定特事特办,准许陈玲缘在完成捐献15天后,再次参与体检。一定不能因为此次捐献耽误了陈玲缘的就业。
完成捐献,是给自己入职前的一份礼物
5月5日,陈玲缘开始打动员剂,连打4天,每天两针,这让她有些许疼痛。但她告诉记者,一想到有个可怜的小男孩等着她的干细胞救命,她就会忍着一切不适坚持下去。
5月9日8点40分,陈玲缘在浙江省中医院开始志愿捐献,患者医生代表患者亲属给陈玲缘送来礼物和感谢信。11点31分,陈玲缘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后,它将被用于救助一个身患白血病的4岁小男孩。
苍南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瑞燕表示,红十字会为本次捐献组建了强大的“后援”阵容,做好组织工作和后勤保障。“希望陈玲缘的捐献行为能够让大家都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,并积极参与到其中。”
“我就是想通过亲身经历告诉大家,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。”陈玲缘说,对于个人来说,她会把完成这次捐献当作给自己毕业入职前的一份礼物,她希望更多的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个新的认识,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把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里,再通过细胞分离机,把造血干细胞采集出来,并不是直接抽骨髓,对捐献者并没有大影响,让大家可以积极参与到捐献队伍中来,帮助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