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月公益电竞活动中心

健康科普|雨雨雨……身体“湿哒哒”?中医教你赶走湿气!

2025-10-16 00:30:18 公益赛事 1781

最近,湖南大部分地区持续阴雨天气,气温偏低、湿度较高,不少朋友都感觉“整个人都沉甸甸的、不想动”。

“早上起床昏昏沉沉、白天易疲倦犯困,甚至伴随食欲不振、肠胃不适……这些表现,很可能是身体里的湿气在作怪。”4月24日,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,阴雨天气持续,大家应该通过正确方法祛除体内湿气。

专家表示,中医有“十病九湿”之说,尤其在多雨潮湿的季节,空气中的水分仿佛悄悄“钻”进体内,让人觉得又黏又沉。再加上饮食不当或久坐少动,体内湿气就更不容易排出去。特别是一些脾胃功能较弱、爱吃寒凉食物、平时运动少的群体,更容易成为“湿邪”的重点攻击对象。

“别小看这股湿气,它虽然不痛不痒,却可能成为诸多慢性疾病的幕后推手。”专家介绍,长期湿气困体,容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、风湿关节痛、皮肤湿疹、慢性疲劳等问题,因此,此时更应重视防湿祛湿。

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“湿气重”呢?专家表示,大家可以做个简单自测。例如:早晨起床照镜子看舌苔,若发白、发厚、有齿痕,就是身体“湿气偏重”的信号;大便不成形、容易粘马桶也可作为参考。此外,还有一些更直观的信号,比如食欲不振、面色发黄发暗、面部和头发油腻、耳内常有湿油感,甚至伴有关节胀痛、活动不灵等,都是湿气困体的“提醒”。

那该如何有效祛湿呢?专家建议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:

▲清淡饮食,少寒凉多温补

日常可适量吃些有“祛湿”作用的食材,如薏苡仁、茯苓、山药、生姜等。尽量减少冷饮、生冷水果等摄入,以免“湿上加湿”。

▲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

早睡早起有助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。每天进行适当运动,如快步走、慢跑、八段锦等,都能促进身体把湿气“赶”出去。

展开全文

▲借助中医外调,温阳散寒

如果湿气较重,可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艾灸调理,常选穴位如足三里、中脘等,有助于温暖脾胃、化湿排寒。用生姜或艾叶泡脚,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家庭祛湿方式。

▲保持居家环境干燥通风

阴雨天气时,可使用除湿机或空调的除湿功能,保持室内湿度在40%—60%之间。被褥衣物及时清洗晾晒,避免湿气在环境中堆积。

“春夏交替、雨多湿重,正是养脾祛湿的关键期。”专家提醒,从饮食起居到运动调养,做好这些“小事”,就能让身体更轻盈、精神更饱满,顺利度过“湿气缠身”的季节。

(采访专家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