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月公益电竞活动中心

拿破崙戰爭

2025-09-28 08:55:41 爱心商城 2924

《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》,雅克-路易·大卫。1800年拿破仑率兵翻越阿尔卑斯山,最终在马伦哥战役打败奥地利军队

拿破仑战争亦带来了深远的军事影响。在拿破仑时代以前,欧洲国家均雇佣相对较小型的军队,当中包括职业军人和雇佣兵在内。然而至18世纪中期,军事创革者都开始认识到整个国家投入战争的潜力[31]。

因此其中一个在18世纪末人口相对较多的欧洲国家,法国(2,700万人口,相对于英国的1,200万及俄国的3,500至4,000万人),在全民动员之中取得极大益处,迅速组建大军迎击试图镇压法国大革命的欧洲联军。由于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在位见证了18世纪战争带来的教训的首次尝试,评论者时常都会错误地以为这些教训是于大革命中出现,而不是发现这些教训是在大革命中实行。

不过亦不应该把此时期的所有军事革新都归功于拿破仑,拉扎尔·卡诺亦在1793至1794年间重组法军亦有很大功劳。这段时期,之前法军的失败都逆转了,共和军不断在前线胜利。

另外,各国军队规模的改变,都明显地指出了军事上的大改变。在大革命战争前的欧洲,如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,只有少数军队拥有超过20万人的数目。相反,在1790年代的最顶峰期时,法国军队人数是多达150万人。总计280万法国人在陆上作战,15万人在海上作战,当时出现了300万法国战士。

在1792至1815年间,英国有747,670的人武装起来,而且皇家海军亦有达25万人员。在1812年9月,俄罗斯帝国拥有90万4千人的陆军,而在1792至1815年间有达210万于俄军服役,在1792至1799年间已有40万人服役。1792至1815年间约有20万俄国人在海军中作战。奥地利军队则最高峰时有达57万6千人,但只有很少量的海军人员。除了英国外,奥地利亦是法国的恒常敌人,可以合理估计它曾有超过100万奥地利人作战。普鲁士则在任何时期都从未有超过32万人作战。西班牙军队最高峰时亦有30万人,这个数字不包括日后半岛战争中的西班牙游击人员。另外美国亦有28万人左右的军队,马拉地帝国、意大利王国、那不勒斯王国和华沙公国均有超过10万人武装起来。即使欧洲小国也组建起以往战争中欧洲强国军队的规模。但是,要注意上述的士兵数目是来自军事纪录,实际上可能没有如此多的人数,原因是逃兵、政府人员诈骗以取得根本不存在的士兵的薪俸、战死,甚至在一些国家中出现了虚报数字,以达到募兵人数目标。尽管如此,当时欧洲的军队始终都有扩张了。

拿破仑战争中的所有参与者。蓝色:反法同盟及其同盟和殖民地。绿色:法兰西第一帝国及其保护国与殖民地。(实际上,法国及美国都未有正式联盟,但是美国在1812年战争与英国交战,并从法国手中购得路易斯安那)

工业革命的首阶段亦需要感谢于大规模的军事力量,使它变得更容易大规模生产武器,并随之能够武装起大型军队。英国成为当时单一最大的军备生产国,向反法同盟诸国提供大部份的武器。法国则生产了第二最多的军备,用以武装起它自己的庞大军队,以及莱茵邦联和其他盟国。

拿破仑自己亦显示出创新的倾向,利用行军速度来抵消数量上的劣势,尤其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大败奥俄联军中漂亮地展现。法军亦使炮兵角色得到改变,变成独立、流动的单位,一改以往传统将炮兵分散支援步兵的方式。为了一改过往大军团行动迟缓、协调能力不佳的劣势,拿破仑将步兵、骑兵、炮兵、工兵、侦查兵等不同兵种组建成可独立执行作战的单位,成为近代战争中师的原型。使得大军团可以兵分多路快速推进,一旦侦获敌军主力,便可迅速集结,趁敌人立足未稳便发起攻势,在拿破仑战争期间,欧陆各国群起仿效建立。

拿破仑战争亦催生了总参谋部的建立。十八世纪晚期以前,军队中并未有专责人事行政、情报、训练、后勤补给、政战与作战计划的幕僚部门,上述几乎全由军队统帅负责管理,但法国大革命后出现征兵制,大量军队的管理使统帅的负担十分沉重。在1795年,由路易-亚历山大·贝尔蒂埃将军率先创立了参谋系统,从此以后,总参谋部成为法军的正式组织,拿破仑战争期间,普鲁士名将奥古斯特·冯·格奈森瑙等人发现其优点后加以推广,也建立总参谋部组织,日后成为普鲁士最高陆军指挥部的前身。

另一创新是旗语。旗语使得法国的战争部长,拉扎尔·卡诺能够与前线法军沟通。法国人在整个拿破仑战争中都继续保持这种系统。除此之外,空中侦察亦首次获得使用,当时法国人利用热气球来监视联军阵地,就在1794年6月26日的福鲁尔斯战役发生之前。武器和火箭的进步亦出现在拿破仑战争之中。